沭阳,为何能成为县域经济的模范生?

沭阳,为何能成为县域经济的模范生?

沭阳地处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四市结合部,是江苏三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因其拥有204万亩的耕地面积,沭阳四分之三的人口都以农耕为生,此外因其地理位置适合多种花木生长,当地共有花木从业人员25万人,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

2000年,当“互联网浪潮”卷向这座苏北大县,敏锐的沭阳人立刻嗅出了这个新兴“概念”的商机。起初,最先意识到这种商业应用方式的花农,积极利用论坛等形式进行花木推销。虽然对当地花木交易的实质性帮助有限,但正是这一批“最先吃螃蟹”的人,让当地的花农与政府都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随着中国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沭阳县政府于2007年率先实施“宽带村村通”工程,终于抓住了这不可多得的机遇。此后,一些苗木农户又开始积极探索使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沭阳县网商的“星星之火”,逐渐呈“燎原之势”。最终,沭阳县形成了以根植于土地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大规模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创新的“沭阳模式”雏形,由此掀开了沭阳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篇章。

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莉萍表示,沭阳属于是“触网”比较早的地区,世代以农耕为生的沭阳人,正是因为较早地学会了互联网时代中的“+”,将花卉苗木最早搬上互联网,才有了沭阳花木占据市场的先机,从而彻底改变了自己乃至全县的命运。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显示,最高峰时淘宝40%的花木交易都是来自于沭阳。

2013年,首批中国淘宝村镇名单揭晓,沭阳县颜集镇成功入选,这标志着沭阳县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沭阳县的电商经济发展也由此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飞跃期。

中国首批淘宝镇颜集镇

如今,作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沭阳拥有网店3.5万家,年网络销售额达85亿元,4个乡镇获评中国淘宝镇,41个村(居)跻身中国淘宝村。2017年,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实现花木销售额97亿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4万亩和12亿元。截至目前,沭阳家庭园艺交易量占全国电商的20%,盆景占80%,干花与月季花的电商交易量都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位。这也使得“花乡沭阳”成为沭阳县对外的一张金色名片。

蓬勃电商唤得“燕归巢”,数十万返乡游子是沭阳乡村振兴的“王牌”

蓬勃电商唤得“燕归巢”,数十万返乡游子是沭阳乡村振兴的“王牌”

“振兴乡村,核心是人,要靠产业创新集聚人,改变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状况。”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坦言,“沭阳模式”其实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县域电商发展模式,最初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民草根创业活力和创业精神。“要使得沭阳这份由‘泥土里长出’的电商经济经久不衰,只有吸引年轻人返乡、留村创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条路。”

在卞建军看来,再茁壮的生命力也需要有肥沃的土壤作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发轫于农民的创业创新固然可贵,缺少了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有力扶持,也就无法真正吸引见惯了繁华大都市的年轻人们回到乡村,电商经济也必将只是昙花一现。

因此,沭阳县乡村活力蒸腾,沭阳县委、县政府自然也乐于顺势而为。多年来,沭阳县政府本着“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的原则,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推进电子商务工作中打出了“氛围营造、人才培养、资金扶持、诚信建设”四套有效的组合拳。

首先,沭阳县政府深知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一个健康的电商生态系统之上。因此,沭阳县建立了沭阳花木大世界、新河颜集苗木淘宝市场等专业线下供货市场;同时,沭阳县还在沭阳最大的淘宝镇——新河镇新建了一个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1000平米的快递园,在开放、有序、规范的条件下,为当地的电商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环境。

中国互联网农业第一镇新河

其次,沭阳县政府除了大力推广网络创业以及对电商企业进行诚信经营、责任义务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以外,还面向社会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初始培训、提升培训和精英培训,仅2015年就累计培训了1万余人次。此外,为加快电商扶贫步伐,沭阳县每年拨出1500万元用于扶持网络创业;免费培训、免费仓储、贷款贴息、典型奖励、优先就业等优惠政策全部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电商的“低门槛、低风险、高效益”特点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

与此同时,为引导电商经济向更多乡村扩散,带动产业兴旺,沭阳县还设立了5000万元基金,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向村庄倾斜,让农民享受更优服务。2017年新增创业贷款16.39亿元,为群众创业提供金融支持。

2016年,第四届淘宝村高峰论坛走出浙江,移师苏北沭阳县,一方面证明了沭阳活跃的电商创业氛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沭阳县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迫切渴求。在当年的论坛现场,沭阳县直接购买被称为“县域电商培训专业户”淘宝大学的服务,后者提供全年度人才解决方案,这让沭阳的人才培训从入门和起步领域,覆盖到更高阶的运营与品牌领域。

正是由于这样不遗余力的政策扶持,当地蓬勃的电商经济如磁场般把漂泊他乡的沭阳人“吸”回老家。目前,沭阳已有22.8万人返乡创业,其中逾14万是年轻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质人口净流失,长期以来制约乡村发展。沭阳乡村人气逐年提升,意味着这一状况正在改变,人才回流与产业良性互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卞建军说。

年轻人返乡,带回的不只是运营电商经济的新思维、新技术,更多的是他们接轨城市的生活方式与青春活力。每当夜幕降临,沭阳新河镇始终灯火通明,餐饮娱乐,一应俱全,仿佛一座“不夜镇”。在堰下村,篮球场与健身器械一应俱全,年轻人挥洒汗水的英姿仿佛夜空里绽放的花火,无不让人对这座冉冉升起的城市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沭阳模式”或可成为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的密钥

“沭阳模式”或可成为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的密钥

自2009年以来,沭阳县因其独树一帜的“沭阳模式”先后九次作为苏北县级代表在省级重要会议上发言,可见“沭阳模式”备受肯定,众多县市纷纷前来取经。

究其本质,“沭阳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互联网+三农”县域电商发展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实现“互联网+三农”快速发展的县域为数不多,而沭阳模式可谓是“互联网+三农”县域电商的典范。那么这样的模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否能够被其他的县域成功复制?

从电商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来看,沭阳是基于自身传统的花木产业集群发展而成的,这对于许多中等水平县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他像沭阳这样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业产业集群,都曾面临严峻的转型升级问题,因此“沭阳模式”也更能为拥有农业产业集群地区的电商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

除却农民自主的大规模创业创新以外,“沭阳模式”产业转型升级的本质还是在于改革创新。随着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沭阳花木产业也经历了一次产品体系的全面升级。从最初的大型绿植、工程苗木,拓展到鲜切花、多肉植物等家庭园艺,如今花卉品种更是超过3000种。沭阳花木产业链不仅仅满足于产品转型的发展,还带动了干花加工、纸板纸箱等加工产业发展。在打响了“中国花木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特色品牌之后,沭阳县正在大力促进花木产业与旅游业有效融合,打造“一带一区一镇一村”生态农业观光线路。

新河镇周圈盆景市场

此外,沭阳县还通过产业资源聚集了包括苏台花木产业园等大中型招商引资项目,同时投资8亿建立苏奥电商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等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外来的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和服务商。

随着网商经营能力的提升和电子商务配套设施的完善,沭阳逐渐形成了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当地诸如纺织服装业、图书文化产业等曾经的支柱产业也得以与互联网接轨,重新焕发生机。据了解,沭阳县纺织服装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邂逅”了互联网之后得以迅速发展,2015年迈入“百亿级产业俱乐部”,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3.11亿元,成为全省发展最快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17年,沭阳县更进一步,在当地打造了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力争在5—10年内将其建设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

而反观没有一家出版社的沭阳县图书行业,电商模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则更加明显。该县图书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伊始,曾一度与国内260多家出版社建立推销业务关系。在传统图书市场遭受较大的冲击之时,沭阳县图书行业依靠自身良好的电商发展条件,先人一步完成华丽转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沭阳图书电子商务的销售占全国图书网络销售的20%以上,占江苏省图书网络销售的80%。

百姓自发的创业创新、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合理引导、农村电商的生态体系建设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联动效应……沭阳县创造的“互联网+三农”典范无疑是成功的。在人人都大谈“互联网+”却不知从何处着力的时代,“沭阳模式”用一种最简单却最有效的方式,证明着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放置奇兵幽暗阵营英雄推荐
mobile365官方网站立即加入

放置奇兵幽暗阵营英雄推荐

07-01 👁️ 8594
Canon : Inkjet 手册 : TS3400 series : 轻松扫描(自动扫描)
365官方入口-app下载

Canon : Inkjet 手册 : TS3400 series : 轻松扫描(自动扫描)

07-26 👁️ 4203
室温下酸奶中的乳酸菌会死掉吗?
365bet开户地址

室温下酸奶中的乳酸菌会死掉吗?

08-27 👁️ 4635